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老十地十机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养老十地十机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结合现实,谈谈为什么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作为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而且能够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1) 社区居家养老能够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实际困难。例如,建立相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使老年人能够就近就医或足不出户享受医疗服务;
2) 社区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保健、卫生、心理援助等更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
3) 社区居家养老符合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和习惯,保留了老年人固有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尊老敬老文化的传承,增进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也可以降低养老成本,减轻养老负担。
4) 社区居家养老也避免了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能够节约社会成本,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荷兰政策测算:机构养老每位老人年均平均花费64000欧元,居家养老年均19000欧元,不到前者1/3。 社区居家养老不仅仅是中国主要的养老模式,也是全球的主要养老模式。从养老意愿来看,据调查数据显示, 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英国 95%,美国 96.3%,瑞典 96.2%,日本98.6%,新加坡 94%,泰国 72.2%。 而机构养老比例较低,英国为 4.6%,美国为 3.7%,瑞典为 4.8%。 由此可见, 居家养老作为当前国际老年社会服务的输送方式和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和重要的发展。丹麦目前全国有15.5万老人在家享受居家养老,约占老年人口15%,只有4万左右老人住在养老院,平均年龄82岁以上,居家养老模式不仅在丹麦,也在欧洲其他国家备受推崇,重要原因是居家养老成本比机构养老低很多,荷兰政策测算:机构养老每位老人年均平均花费64000欧元,居家养老年均19000欧元,不到前者1/3. 在中国,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一养老模式在广东已经开始试点并卓有成效。但是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各方面还不完善,主要在于服务对象、服务人员、资金来源、评价标准、政策不完善这几个方面。社区居家养老的实施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这对公共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要求较高,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受经济等因素限制,高质量的社区居家养老很难实现,但是仍然在不断发展和摸索中。
如果想去养老院养老,多大年龄去比较合适呢?
很多事情,人算不如天算。就拿多少岁去养老院这个问题吧,这根本不是多少岁的问题。而是你老到身体基本没有自控能力,头脑也开始糊涂不能作主之时。才会考虑应该不应该住养老院,而考虑策划的人也不是老人自己了。而是他的至亲亲人(孩子或亲戚)……
应该这样讲;进不进养老院,进什么档次的养老院?老人自已一般都是没有自由裁量权了,完全由孩子们作主了。
就跟倒过来看一个幼小的儿童,进不进幼儿园?进什么档次的幼儿园?幼儿本身没有自***,而都由孩子的父母决定。
就拿我96岁的母亲来说:她是离休老干部,每月离休费2万余元。家里请两个保姆,但是保姆都是农村人。年令偏大,又没有专业护理技能。至使今年春节前,母亲在家将腿骨跌断。今年春节我们一个大家族,全部是在医院度过的。我们几个子女碰头后认为;我们自已年令都六七十岁了,每家都有多多少少的事。这次腿骨骨折我们就不追究保姆的责任了,但必须把保姆辞退,绝不能用了!最后我们商量决定:送老母亲去了一所高档的护理院(养老院),每月各种费用总计一万多元(比请两个保姆便宜多了)。老母亲虽然极力反对,但没有用!我们一定要她住护理院。现在她在护理院也住习惯了,身体状况、精神面貌也比在家好多了。
最近她在护理院度过了96岁生日,她心情也非常愉快。连[_a***_]红十字会的领导都派人前来向她祝寿(她已经办理过遗体捐赠手续,她是红十字会的"志友")。
如果这样住下去,她活过一百岁真不是不可能的事……
以下照片是她过96岁生日时,南京市红十字会的同志向她献花祝寿。
图中:"红会"的大区主任陈德海同志,代表"红会"领导向我母亲献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老十地十机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老十地十机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1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