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政策

C0f3d30c8 2024-04-20 5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老年缓和医疗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卧床老人护理该如何进行?
  2. 老人临终要不要抢救?
  3. 60-70岁的老头们到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4. 全科医生规培出来的前景如何?

卧床老人护理该如何进行

对于长时间卧床的老人来说,应该经常给老人擦拭身体,***身体,因为老人长时间不能动,所以还应该经常给老人翻身,防止老人生成褥疮,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要营养均衡,及时给老人补充营养,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其自身得抵抗力,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

老人临终要不要抢救?

我有退休工资,有存款,有医保,亲侄子还是三甲医院主任医师。但是我还是跟孩子们交待好:不抢救,不手术,不放疗化疗,不进ICU。该走就走,顺其自然。活出质量死出尊严。

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坚决不同意临终抢救,不同意过度治疗。当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果抢救,或许会延长些日子,但大势已去,续命的几天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与其身上插满管子,自己和亲人痛苦万分,不如早走早解脱。

我的父亲十多年前去世了,终年68岁。当时查出是肺癌晚期时,我和弟弟妹妹商量,不化疗,出院回家。虽然我们有万般的痛苦和不甘心,但是,想想他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再化疗,会更加痛苦不堪。所以决定放弃一切治疗。

我们把父亲接回家,此时他已经吃不了什么东西了,最大的问题是身体的疼痛。我负责到医院开那些***之类的止疼针,每次拿针还受限制,过两天就去医院开。从没打过针的小弟,也能拿起针管就打,什么也不管了,只要能止疼就行。父亲最后的时光里,我和弟弟妹妹轮班守在他身边,有母亲在,我们有了主心骨,啥事都与母亲商量。记得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我拿来针,帮弟弟掀开盖在父亲身上的被子***,看到瘦的皮包骨的父亲,眼泪止不住往下流。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让父亲赶快走吧,受不了了。我们都熬不住了。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至亲的人去世,他走了,我感觉,他的苦受到头了,解脱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命是一个轮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面对死亡,谁也逃脱不了。

这些年,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的离去,对待死亡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我想到了自己的这一天,只要我意识清楚,绝不抢救,能吃点药加速离世更好。

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有使命的,当他的使命完成时,自然会去交差。生命何其脆弱,人能活到老已经不易了,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生死随天意,坦然接受。

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政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7年我妈住院抢救,医生把我们几个家属叫到一旁问:

1、老人这个病有很大治愈的可能;

2、但花费有点高,你们好好想一想。

3、大概需要30-50万。

医生说的费用是医保后自费的部分,他说完后给了我们一点考虑的时间,以便做出决定。

我爸的——

对于退休金只有3000以下的老人来说,三五十万真的有点多,这得存多少年才能够存足。如果把这个压力给了孩子,他们的日子也过得一般,徒增一大笔钱的支出,有点于心不忍。

看我爸一脸的焦虑与不安,我很心疼。我知道他和老妈的伉俪情深,也理解他疼爱我们的心,只见老爸转过身从眼角滑落的老泪,我心揪了。

我弟的——

这个妻管炎,虽说坐拥百贯家财,却事事做不了主。果然,在她妻子的眼睛一撇后,他欲言又止。他妻子开口了:我刚才问了医生,这个病就算治好了,后期的疗养康复还需要一大笔钱,万一……。

我母亲是去年二月份、九十七岁之时、疫情肆虐之际仙去的。

当时,老人在家里突发心脏病,经过家人急救之后病情稍有稳定,随后呼叫救命車,送进医院急诊室进行抢救。

在抢救室里,我和医生有一段对话:

医生:病人经抢救已暂时脱离危险,但要装支架,家属是否同意?

我答:医生,请问,如果你父母在这个岁数,你会选择装吗?

医生:只是看着我,不说话,脸部也不见表情。

旋即老人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留观,七天后的早上又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遗憾地是当天晚上儿女的陪伴下,慈祥的老母亲进入临终昏迷状态。于是,我和医生又有一番对话:

医生:家属,病人生命垂危之际,需要进行抢救吗?

我答:请医生***取措施,减少病人的痛苦,不用任何电击或切管等有失体面的措施,让老人在安祥且尊严的状态下睡去、远去。

当我做出这个选择时,非常平静,因为我说出了老人想说却无法说出的心愿,同时也得到了兄弟姐妹的支持。

我是1965年出生的人,今年57周岁了。我不止一次地跟我儿子说,如果某天我失去意识没有知觉了,一定不要气管插管,不要做无谓的抢救,直接放弃,让我有尊严地离去就好。

人固有一死,临终的抢救只是延长她几日,几时,几分的寿命毫无意义的,对病人也是一种痛苦和折磨。

我老妈85岁的时候发现了肝癌晚期,因为肝上有两个七八公分的大包块,所以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了。后来家人经过研究决定不去医院治疗了,就在家里维持生命就好。

最后的21天,老妈不吃不喝了。就靠我给她输液坚持到最后。最后的的一天,哥哥们说就这样吧,不要让老妈遭罪了,因为那个时候针已经打不进去了,并且老妈连续两天都在高烧不退,后来就放弃了输液。老妈没有在医院插管,没有进ICU抢救的情况下安然地离去了。

我们做儿女的也没有因为不给老妈住院治疗留下遗憾,因为明明知道是两个大包块的肝癌晚期患者,并且还是85岁的高龄,实在是没有意义再进行有创手术和治疗了。那样只会无缘无故地增加老人的痛苦,更是做儿女的不孝。

像我同事的老爸得了脑出血之后,经过三番五次的抢救,人是活过来了,但是后期就变成了植物人状态了。

用他老爸仅有的几千块钱的退休金,雇了一个24小时的全职保姆,就这样,他老爸仅有呼吸没有意识地在床上躺了七八年之后,还是走了。

记得同事的老爸离开的那天早晨,我们开完早会,同事很平静地去跟主任请***,说她老爸走了,她要回家奔丧去。

60-70岁的老头们到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离我们小区不远有个茶馆,早上会有段评弹。可能我不是纯粹的苏州人,评弹我是真的听不来!不过小区和周边的老头们是最爱听的,他们早早的去,每段都不落下!茶馆里老头都有自己的小团体,有打叶子牌的,有下棋的,有喝茶聊天的!其中喝茶聊天的他们谈的最多的就是跳广场舞的老太太!这群人以丧偶的和独居的人为主!如果知道哪里有***的独居老太,他们会像苍蝇一样围上去看看有机会没!除去老太太,他们谈的多的还有退休金,就是你一个月拿多少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茶馆的地位!还有一个谈的最多的就是当年的辉煌,好汉不提当年勇在他们身上是不成立的!还有就是谈论儿女的,这个孝顺啊,那个心坏啊什么家长里短的!总之差不多也就这些了!

这些60——70岁的老头们在一起聊的最多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国内、国际大事。这些老头们有很多在职时是领导干部,多年来养成了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的习惯,对党和国家充满感情,对国家大事关怀备至。很多老人对国内、国际大事和国际关系有独到见解,并且有很多信息渠道,如在一旁听听有猛然醒悟之感。其次话题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孩子。他们都已退休不在岗位,但对子女工作和孙辈的教育非常重视,子女的工作成就和孙辈的学习成绩是他们炫耀的资本,子女成功的接了他们的班,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成绩会让他们无比欣慰。再就是个人的退休收入,今年他们每个人又涨了多少退休金,每到一起就要计算一回。虽然他们都很知足,但是在一起算一算,比一比,感受着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护。再者就是回忆往昔工作和生活,回忆艰苦的岁月,感慨今昔的繁荣,幢景美好的未来。总之,今日的中国老人生活在当下的新时代,幸福之感那是当当的!

我家小区旁边有个小公园,天气好的时候每天里面总有不少人,有唱歌的弹琴的,打拳的,玩麻将打***的,除此之外,还有个特殊群体,有那么十几个退休的老师傅(性别:男),他们每天的主要事情就是侃大山。

侃什么呢?我有时在公园里散步,也听过他们聊的内容。我感觉他们都对军事特别感兴趣,古今中外各国的军事实力,武器装备,著名的战例,将军们的功过是非等等,说起来头头是道,各有各的看法。尤其是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会不会有战争,一旦打起来是什么结果,他们都运筹帷幄,我挺佩服。

还有就是国内上层的一些内幕,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的和真的一样,也让你不得不信。

再有就是关于反腐话题,对***分子除了义愤填膺,对于那些还在当政的领导干部,似乎他们也掌握其***的证据,就差他们一纸举报信,那些贪官就得***了。

总之,他们讨论的都是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家长里短人家没兴趣,他们说的,有的可能是真的,还有不少就是吹牛的,说到底,人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并图个嘴痛快。

老人们在一起喜欢谈什么呢?有两种群体,我都参与过。

一种群体是老同学,知识分子群体,平时不太容易聚在一起,有哪个同学从外地来上海了就有机会聚一聚了。

话题是什么呢?一是未能到场的同学近况如何,大家挺关心的。二是追忆往日趣事,互相调侃,特别是女同学,当初你是班花,我曾追过你,就是不理我……等等。如今满头白发的女同学还会装娇嗔,举起手要打,大家哈哈大笑。三是有点专业权威的同学介绍一下本专业[_a***_]的新消息,也是大家愿意听的。四是介绍一下哪里去旅游的风光,或是当地小吃……等等。

还有一个老人族群,就是我们工厂里的退休老人族群,注意到这群人里工人多,很少有管理干部参加。

谈些什么呢?

一是谈身体健康,如何保养?比如每天步行从哪里走到哪里,穿衣服穿几层,哪种药治哪种病最有效,哪个医院的牙医最实惠……等等。

二是谈行情。哪个超市最近在做活动,买菜是江边便宜……等等。

三是谈论不在场人的近况,特别是当初的老领导,有的现在外省市的,如今情况怎么样怎么样……等等。

四是关心一些政策规定。比如养老金每年要做的人脸认证,今年有什么新举措?八十岁高龄补贴有什么新要求?大病保险金何时缴纳?……等等。

五是神侃。有个别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事全知的伙计会天南海北的神吹,大多数人竖起耳朵听……。小道消息大家也就听听而已并非就当真的,至于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大家是不追究的。

聊的话题很多,但是老头们聊的最多的我按顺序列出

一,健康。最近身体还好吧,什么菜养生,什么菜降压等等。

二,身边有喜欢的女人没有,一个月还有几次性生活。

三,国家大事,国际大事。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印边境。

四,退休工资及子女情况。

五,谈完了就是喝酒、唱歌、打牌娱乐之类。

全科医生规培出来的前景如何?

谢邀!目前国家尤为注重发展全科医学,2020年将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全科医师规培前景可观。

2018年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适应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显著提高,城乡分布趋于合理,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3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更加健全,使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意见》中提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00多名全科医学研究生毕业,涉及到76所招收全科医学研究生的高校。全覆盖、补短板、提层次是我们做过的工作。这套组合拳为基层培养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全科医学人才。

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将尤为注重医学生的六大核心能力的训练,暨包含: 病人照顾、医学知识、临床工作中的学习与改善、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医疗专业素养及制度下的临床工作等。将强化毕业后全人医疗、五大科照护(内、外、妇、儿、急诊)、老年医学社区医疗等训练,训练特点包括: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强化一般医学临床实务、加强社区医疗及基层医疗及保健的理念参与社区现场实作、加强老年医学/长期照护及安宁缓和医疗照顾概念与实务、学习跨领域团队合作照护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强化人文与社会关怀培养与病人及其家属应对时并恪守医学***、培养实证临床决策分析能力。 href="***s://***.wukong***/user/?uid=2612045251876590"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70fac809f308df02 link-at" data-uid="261204525187659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是老年缓和医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2250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