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院门牌-社区养老院门牌图片

C0f3d30c8 2024-04-23 4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社区养老院门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社区养老院门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老三届的知青们晚年的时候还去过当年插过队的地方吗?

老三届的知青晚年时候还去过当年插过队的地方吗?

我是六七届初中毕业生,于六九年三月下乡哈尔滨郊区。对我来说六年半的知青岁月是水与火的历练,为我今后的成长积淀了厚重的精神财富。七六年九月我离开了农村,八三年调回家乡工作。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深深怀念那片多情的黑土地和对我呵护有加的父老乡亲,为此我曾以《灵与肉的历练》为题,撰写了十三篇计五万余字的知青回忆录(已在头条发表),但远未平伏我重返故地的冲动,那年那月那个地方的人和事时常在脑海中索绕。于是,有生之年到第二故乡走一走、看一看便成为我无法释怀的心愿。二O一八年春节期间在家人的支持下我终于踏上了圆梦之旅。在屯子里我转了又转,努力追寻曾经的记忆。在父老乡亲家中叙旧论今,把酒言欢,好不快活。只是人生苦短、世事难料,当年的父辈基本上都已作古,曾经交往甚密的同辈人中有不少也已阴阳两隔,悲切、思念与遗憾油然而生。从乡下回来,我写了《圆梦之旅》、《感恩之旅》和《方寸间,留住时光与思念——回眸感恩之旅》三篇记实文章,留作永恒的纪念。如今,我与那里的乡亲仍通过网经联系,让半世友情历久弥新!

图片***)

社区养老院门牌-社区养老院门牌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每年都要回去,因为我在那里安家三十五年,结婚生育女儿,都在插队的地方,我的爱人也在村上当过村干部,每回去都有我当年一起干活的社员离世,现在也剩得不多,有许多年青人都不认识了,更不说小孩子和年青女人,比我年长的基本都离世了,还有不到三人,想当年从县城到边远的华瑩山区,单身一人安家落户,十年后参加工作,但家也安在队上,许多社员帮我建房,热情对待我从外地来的爱人,又信任的选她为市人民代表,入党,选为村干部,让我现在感到当地社员热情和真擎。但我的爱人前年走了,再也不能和她一起回到我的第二故乡了!

我是老三届知青,今年71岁,在四子王旗下乡10年。下乡期间当了5年小学老师,用老乡的话说是很好的“营生”。回城后进入国企,1400多职工,也算是一个中型企业吧。在书记岗位退休。说起来应该是参加回“第二故乡”的积极分子。可是我特别反对回下乡的地方去。最主要的原因是组织活动的都是自己认为成功者的人,回下乡的地方,面对仍然生活还是比较困难的老乡,说什么?能给老乡什么帮助?老乡堆着笑脸,听你的“青春无悔”?听你的下乡糗事?你意气风发,说自己的惬意生活,有出息的儿女,面对老乡的窘迫的笑脸逢迎,不残酷吗?下岗职工,还为孩子买房筹不出首付的,哪有心思去第二故乡显摆?所以我从不参加这种活动。

我们当年下乡的地方,也是我们几个老知青经常去的地方,原来的村民都沿着一条干枯河沟,栖息在沟两边坡上的开掘的土窑洞里,好点的在前面围个院子盖上几间一坡淌水的刹子房。队上当时穷的连个胶轱辘大车都买不起,一个劳动价值才三五毛钱。

社区养老院门牌-社区养老院门牌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不同了,全村人都整体迁往沟上面居住,笔直的水泥路两边,一栋栋两层楼小院座落有秩,我们看到地里全是成熟了的弥猴桃果林,一个以弥猴桃为龙头的经济体系占居全村。家家都摆脱了贫困,户户都有车。是全省乃至全国久负盛名的优质弥猴桃产业基地。

上个月,我们四个老知青又踏上回归的路,带着礼品看望了队里的几个长寿老人,和几个重病号,老熟人相见,亲密不言而喻。我们每一到两年就要到队里去一趟,就和走亲戚一样了。见一面少一面,我们发现同龄人中都是70以上的人了。也有许多人英年早逝,没有享受到如今的大好社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社区养老院门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社区养老院门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社区养老院门牌-社区养老院门牌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2320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