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老年娱乐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东北老年***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北人六十六大寿有什么讲究?
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时,要由后辈(最好是女儿)用6两面、6两肉给他们包66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天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今后老人健康长寿。
东北66岁有什么讲究?
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有几种说法:比如“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六十六,吃了女儿一刀肉,健康又长寿”,“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等。这是对长寿、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期盼;
在东北,老人66岁生日时,后辈要包66个饺子,如果能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地跨过这个坎儿;在天津,也有66岁坎儿的说法;
知道这个习俗了,***的自然也就能满足人们的美好愿望,就一刀下去,不跟阎王爷计较多少了;通常图个吉利,割下之后就权当“六斤”或“八斤”,不减不添,实际也差不到哪里去;
在东北流传着一个传统民俗,66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儿”,所以66岁大寿的生日,一定要在正月初六过。
民间俗谚为:"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和年纪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
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时,要由后辈(最好是女儿)用6两面、6两肉给他们包66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天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今后老人健康长寿。
东北到了66岁时的讲究很多。东北老年人六十六岁称为大寿,过大寿要吃长寿面、寓意是健康长寿。这一年还要吃很多麻花,麻花寓意是越活越有劲。还要吃女儿包的小饺子共六十六个不许剩,这可难为了女儿包大了吃不了不行,包小了打不近馅不行,为此女儿都得练几天。
河北地方,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添了孙辈,就开始庆寿。石家庄地方,从66岁开始做寿,俗谚“六十六,吃碗肉”。一般逢十的“整寿”,如60岁、70岁、80岁等都是大寿,祝寿仪式隆重,尤其是60大寿(60岁称“花甲”,60岁生日叫“甲子寿辰”)更受重视。80岁也要大庆,称为“庆八十”。河北部分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鸭”。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
东北怎样过六十六岁生日?
东北人过66岁生日有的很低调,通常是自家儿女陪66岁老人在生日那天,准备一桌好吃饭菜,像过年一样热闹,全家团聚在一起。
另外的一种高调点儿的生日,就是老人的儿女散发请帖,邀请亲人朋友来参加老人66岁大寿,也是借用老人的生日宴席,从中揽收份子钱,这钱老人几乎得不到几个钱的。
北方66大寿有什么讲究?
北方66有讲究,六十六,吃姑娘的肉。
父母66岁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少不了一块肉。这块肉,意味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生日之时,回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虽然是买的肉,也象征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买肉时不能计较肉的多少,须一刀割下来,以示儿女对老答人的敬意。有的儿女则购六斤六两肉为父母祝寿,还要蒸小馒头66个,
我们东北人是比较重视六十六岁生日的。一辈辈传下来的俗语说:六十六,不死掉块肉。在古代,我国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天灾人禍,饥饿瘟疫,能活过六十岁的就很***了。近代,解放前也是如此。
而现在,六十岁的年令还很年轻呢,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正是享受生活的大好时机。
可老辈传下来的风俗仍然继承下来了。六十六过生日的时候女儿要给包六十六个饺子,而且是用六两面,六两肉包的。吃之前扔天上一个,地上一个,也就是敬天地。然后一天吃完。不要剩。没有女儿的侄女,外甥女可代替。
在有些地方还办隆重的寿宴。亲朋好友都来拜寿。
至于六十六掉的那块肉能不能用饺子补上,那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老年***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老年***生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2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