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构养老 区别在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机构养老 区别在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老院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场所?
简单说,养老院有这样一些特征:多为民办养老机构,针对的是居家养老有困难的人群,提供集体食宿及多项服务设施,有自负盈亏的商业性质。
我国养老事业发展以来,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疗养院、护老院、护理院、养老公寓得以发展,但其中都有哪些区别呢?选择哪个才更合适呢?下面将为大家一一分解。
社会福利院的任务是收养城镇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被收养人员的一切生活费用由政府承担。
敬老院是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场所,“五保老人”供养是国家举办的农村***事业的组成部分。收养的“五保老人”依靠集体供养为主,辅之以国家和社会必要的援助,他们的吃、穿、住、医、葬的费用,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
养老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是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疗养院是运用疗养因子为基础的,在规定的生活制度下专门为增强体制、疾病疗养、健康疗养和康复疗养而设立在疗养地(区)的医疗机构。
老年公寓是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老年公寓是指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老年住宅,属于机构养老的范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老年公寓已经很普遍,并且出现低、中、高档分级。
护老院专为接待介助老人(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护理院是指的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在一定范围内,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残疾人、临终患者、绝症晚期和其他需要医疗护理的老年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支持治疗、姑息治疗、安宁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指导、社区老年保健、营养指导、心理咨询、卫生宣教和其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爱心护理院专业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服务。
养老院是以收费性质的老年人被托管的一种机构。它分两种机构,一种是国家政府部门经营的养老场所。一种是私有机构的养老场所。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一些家庭解决扶养老人的。这些机构也都是为了这些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宿舍。有的高级一些的还能提供医疗,***,甚至更好的服务。
我老了,不会去养老院,住在自己家里自己做饭吃养自己。只要自己还能生活自理,就不去养老院让他人照顾。养老院非***院收养孤寡病残,而是赢利机构,否则无法运行。经营越好,说明服务越好,收费越高,我普通平民退休养老金不多,根本住不起。一切听天由命,不怕死不了。
我现在从事养老行业,做养老[_a***_]销售,可是很迷茫,看不到前方,有了解这方面的吗?
方向不错呀,只不过需要你的个人能力,单独的销售给老人或者子女肯定很慢,要去各个养老院(公立或者私人)谈业务,给人家提成。互惠互利才能长久合作,同时也需要你的代理权限,你要是给别人打工做销售就算了,那都是给人家小老板做嫁衣。
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0%,65岁以上人口占比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7.9%,65岁以上人口占比11.9%,所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至2050年老龄化占比会逐年加剧。
从大的趋势来讲老年人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而且将有30年的红利期。
我国整体的养老产业发展滞后,整体的盈利模式还未找到成熟的模型,所以现在做养老产业的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或微盈利状态。
其实一个产业在刚刚兴起的阶段都是在摸索,但因为有刚需的基础,所以那些有资本的、有专业实力的最后一定会胜出;我大胆设想在未来10年一定会出现养老行业的独角兽。
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对,大家相互探讨学习,有感受的亲可以关注我。
现在社会上的人,有谁会不迷茫呢?关键是看你怎么选择,在说一个 行业做久了,是会进入一个瓶颈期,但是你要调整自己,找到新的方式,方法,或者就换个行业,会有不哟样的收获
养老行业虽然不是新兴行业,但绝对是朝阳行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子女也越来越忙,照顾老人的重担就会在养老行业,但是这个行业这两年可能不会太好,坚持下去必有光明,加油!越努力越***!
当一个人老了,子女即使有能力却没有时间陪伴,甚至可能生活不能自理,可能摆在你眼前的,只有去养老院一条路。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2.49亿,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了,占全国总人口的17.9%,但是根据机构统计,床位竟然大约33个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床位需求。
老年人***若自己还能自理,也一般不会去住养老院的,你可以考虑宣传一下床位的功能对老人自理的好处,适当调整一下价格,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好的销量,一个好的前途的,加油!
下岗后交的灵活养老金和单位交的有什么区别?
现在已经没有“下岗”之说了,只有主动离职和被辞退。
这两种情况下,原单位都会停止为你缴纳社保,在没有新单位为你缴纳之前,只能自己交。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我们根据问题说一下养老保险的区别。
那时是根据你上年度的工资为基数,比如你去年工资是6万元,那么你的交费基数就是每月5000元。
再说一下交费比例,对单位职工来说,个人缴纳8%,每月需要交纳400元,单位如果缴纳16%,每月需要缴纳800元。
上面的交费中,个人交纳的400元计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纳的800元计入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对自己的退休金有直接影响,统筹账户对个人的退休金影响不大。
如果没有单位交纳,只能转成自己个人按灵活就业人员交纳。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基数和在职职工是不一样的,缴纳基数按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比确定,比例可以在60%~300%之间。
比如你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是每年4.8万元,如果你选择按100%的比例缴纳,每月的交费基数就是4000元。
灵活就业人员的交费比例和在职职工也是不一样的,灵活就业人员的交费比例是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统筹账户。
下岗后通过灵活就业人员交保险是很多职工的选择,很多职工不明白自己交纳保险和单位给缴纳保险有什么区别?有的人说企业缴费养老金待遇高,是这样吗?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在《社会保险法》中,只有一张基本养老保险的章节。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法律是这样说的:
简单点说,就是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可以选择性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自己承担养老保险费。
2019年5月,国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提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以从60%~300%的社平缴费基数中间任选一个数值,作为本人缴费基数。而企业职工的缴费基数,新职工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缴费,老职工应当按照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月均值缴费。
所以,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是一种养老保险,不过灵活就业人员具有更自由的选择性。
由于两种保险都属于基本养老保险,实际上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国发2005年38号文件计算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和缴费年限、社平工资、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等因素挂钩。指数化月平均工资说起来可能挺难理解,实际上就是退休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当年社平缴费基数)。
简单点说,如果我们按照60%档次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100%档次,可以领取1%;如果是300%档次,可以领取2%。如果缴费不足整年只是1个月,那么就是当年缴费档次的1/12待遇。全部缴费年限的基础养老金,实际上就是所有缴费年限产生基础养老金待遇的合计。
如果按照60%档次缴费15年,退休只能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下岗后交的灵活就业的养老保险跟单位交的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呢?灵活就业的养老保险和企业单位,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都属于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是没有任何的区别。那么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包括计算条件都是没有任何的区别。
但并不是能够说明完全没有区别,如果说要有区别,那么还是有的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的比例和金额上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本身作为灵活就业的个人,因为他没有企业单位,所以说就不能够通过企业单位来承担一部分的缴费比例,那么是需要自主来全额承担所有的缴费比例。
这种情况下很明显,灵活就业人员所付出的缴费金额,缴费成本都是比较高的,比起我们企业职工来讲那么很明显我付出的成本会更高,但是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只要是保证相同的参保条件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自身所付出的成本会更高一些,但是享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构养老 区别在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构养老 区别在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3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