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常熟老年人去哪里娱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常熟老年人去哪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常熟60岁免票景区?
常熟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由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60岁免门票的景区有:沙家浜风景区、尚湖风景区、虞山景区、常熟方塔园、常熟燕园、红石民俗文化村、横泾老街***基地、国防教育园、教育馆、春来茶馆等景区。
虞山风景区。
常熟本省内60至69周岁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费参观游览常熟市的公园、风景名胜区、公益性文化设施[虞山国家森林公园、虞山风景区(尚湖、维摩、剑门、兴福寺)、梅李聚沙塔公园、文化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书画院(读书台)、翁同和纪念馆、王石谷纪念馆、脉望馆、展览馆]。其它旅游景点、宗教场所按次购买门票半价优惠[沙家浜风景区、尚湖荷香洲(钓鱼渚)、宝岩生态园、方塔园、曾赵园、燕园、虞山城墙(含虞山门、西城楼阁)、藏海寺、三峰寺、宝岩寺]。
曾园60岁半价。
开放时间
08:00-16:00
儿童:身高1.2米(不含1.2米)以下的儿童免收门票【免费】
儿童:7周岁(不含)-18周岁(不含)之间的儿童凭有效***件实行半票【半价】
老人: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件免收门票【免费】
老人:60周岁(含60周岁)-69周岁(含69周岁)之间的老人凭有效***件实行半票【半价】
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件免收门票【免费】
残疾人:残疾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的1名陪护人员凭有效***件免收门票【免费】
常熟三月三歌谣?
常熟三月三,是个充满民俗风情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唱着歌谣,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歌谣中传唱着三月三上祖师山拜香的古老传统,描述了善男信女们虔诚的祈福场景。歌谣的旋律轻快欢快,歌词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在常熟的大街小巷,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随口哼唱几句。这些歌谣不仅传承了常熟的文化底蕴,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亲切。
十月一日沙家浜要门票吗?
十月一日沙家浜景区需购买门票。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景区占地6000多亩,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已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国防教育园、军事训练基地、芦苇水陆迷宫、横泾老街***基地、沙家浜湿地公园、横泾剧场、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门票价格旺季(6-11月)门票100元 ,淡季(12-5月)门票80元 。
苏州有哪些适合与闺蜜散心的小园林?
散心自然喜静,
越出名的园林游客越多,反而过于拥挤
和闺蜜一起漫步其中,拍拍照,谈谈心
艺圃
艺圃是苏州现存明式小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为袁祖庚醉颖堂。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个,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无繁琐堆砌娇捏做作之感,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
我是秋嫣,热爱生活,喜爱旅游与写作,发布有关旅游感受,生活感悟,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与闺蜜一起,找个安静幽雅的地方,分享喜悦,倾诉烦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秋嫣推荐你一个小巧精致的小园林——苏州常熟燕园。前不久,秋嫣到访过这个小园,留下难忘的回忆。
燕园与闹市区仅一巷之隔,坐落于一条各色生香的小巷里。燕园虽小,但园内的一草一木布置得挺有韵味。 园内有一个小水池,池水碧绿,池旁***山耸立,怪石嶙峋,宛如群猴聚集,或奔跳,或卧立,姿态各异,生动有趣,叠石的奇巧让人惊讶,因此得名“七十二石猴”。 园内长廊曲折幽静,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漫步其间,心生愉悦之情。一抬头,只见一座凉亭矗立在***山间,四周绿树掩映,隐约看到翘起的飞檐,玲珑别致。旁边的石榴树开出了朵朵火红的小花,可爱的小石榴挂在枝头。在绿树掩映中的凉亭里与闺蜜聊天谈心,想必十分舒心吧。庭院里精巧的拱门很吸引人,门内苍松葱郁,枝叶繁茂,清新翠绿。门外秀竹扶疏,柳枝轻拂,好有诗意感,引人遐想,兴味无穷。 后院有一株凌霄树,橘红色的凌霄花绽放在绿叶间。娇小玲珑,热烈怒放。簇簇花儿似小喇叭团聚在绿叶间,又似花架上的风铃缀于枝头。在翠竹的映衬下,凌霄花更显得娇艳动人。 此外,小园林里种植了一片紫色绣球,十分惹人喜爱。
地址:苏州市常熟市虞山锦江饭店旁
希望你能喜欢燕园。苏州还有哪些小园林适合散心的,请多交流哦。图片秋嫣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熟老年人去哪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常熟老年人去哪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4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