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标准

C0f3d30c8 2024-07-16 56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人养老机构病故赔偿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老年人意外身故赔偿标准?
  2. 企业退休职工死亡补偿规定?
  3. 69岁在一个厂里看门,上班期间犯病死亡了,大约能得到多少赔偿?
  4. 农民工在工地干活意外坠楼死亡该如何赔偿?赔偿金额多少合理?

老年人意外身故赔偿标准

老人意外身故的通常赔偿标准是10—100万不等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60周岁以上的老人,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 ,按5年计算

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企业退休职工死亡补偿规定?

怎么死亡的?

1、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2、工亡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丧葬补助金为 6 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 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 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0 倍。

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当企业退休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父母丶配偶丶子女)可以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领取到一笔丧葬费丶抚恤补助金。

这一块目前虽然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但每个地方都有。只不过经济发达地区的补助标准会更高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补助标准则会更低些。

以中部省份湖南省为例:

当企业退休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应在2个月内带着死者的死亡证明书丶火化证丶户口注销证明丶社保卡丶身份证到死者统筹地的社保局去报告申请

社保局接到报告申请后,首先会办理一个死者的养老金停发手续,并按照程序对死者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丶核算。如果一切顺利,可以在15~20个工作日内办理好相关手续,然后通知死者财产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前来领取以下几笔款项:

一丶5000元的一次性安葬补助费;

二丶死者生前最后一次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标准10个月的抚恤金;

三丶死者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全部余额

如果死者生前抚养人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经社保部门调查核实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在社保基金按月领取到一笔不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生活补助费。

一位网友问:企业退休职工死亡有补偿吗?说实话,有关概念我们要搞清。补偿实际上,是对做错事方才用的一种说法,绝大多数情况跟国家没有关系的。对于企业退休职工死亡,绝大多数情况都属于因病(非因工)死亡。

关于退休职工因病非因工死亡的待遇,实际上一般有四类:

第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按照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一般是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划入;每年国家会计发一次利息。近年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还特别高,2016年是高达8.31%、2017年是7.12%,近年来一直在7%~8%以上。

养老金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一般只有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取的方式,按照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每月支取一份。60岁退休是139个月,50岁退休是195个月。

如果没有领取完,职工去世后可以由家人继承。如果领取完毕了,国家会补贴等额的养老金个人部分,确保我们的退休待遇不变。

第二,丧葬补助费第三,抚恤金。实际上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但是,具体的标准由各省市自行确定。

丧葬补助费和抚恤金的最早来源,实际上源自于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后来在1957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中进行了明确,但是具体标准是浮动的。退休人员去世以后,一次发给相当于本人二至三个月的退休费总额的丧葬补助费;并且根据他供养的亲属人数的多少,一次发给相当于本人六至九个月的退休费总额的亲属抚恤费。

经历了这么多年,我国的经济社会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省市也制定了当地的有关退休人员去世待遇标准。

丧葬补助费,山东省是1000元,北京市是5000元,上海市是两个月的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福建省根据2020年最新的文件规定是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两倍发放贵州省是按照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个月为标准发放,浙江省是4000元。

一次性抚恤金山东省是10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_a***_]自治区是20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福建省是上一年度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五倍发放,贵州省是上一年度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0倍计算,浙江省是根据缴费年限1万元到25,000元。甘肃省是本人基本养老金的20倍。北京市是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20倍。

现在关于企业退休职工死亡补偿标准是否调整过?还不了了知,以前的标准是地方性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退休职工死亡补偿,各方面在内,包括工资在内,大约在两万元左右。但是国企和央企标准不知道,恳定是很高的。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及各省具体规定,企业退休职工死亡后,其家属可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领以下补偿:

1、丧葬补助费。

丧葬补助费补偿标准不统一,各省执行标准有差异,一般在3000一10000元左右。

2、一次性抚恤补偿金。

补偿标准为:上年度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比如所在参保地省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即30000x2=60000元。

3、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帳户剩余部分。

具体分三种情况:

①、60岁退休,退休后139个月内死亡的。

②、55岁退休,退休后175个内死亡的。

③、50岁退休,退休后190个内死亡的。

69岁在一个厂里看门,上班期间犯病死亡了,大约能得到多少赔偿?

六十九了,如果没有关系谁还用啊,所以赔偿金你愿意要多少都行,如果不给,你就告该厂非法用工。

但是,话说回来,钱虽然重要,但人情更重要,如果是国企,反正都是大家的钱,无所谓。如果是私企,这样做就有点不厚道了。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吧,个人觉得还是看人家单位自愿为好。


退休后没有工伤赔付了,自己疾病死亡的话跟公司不***。而且69了,本身肯定有疾病,只要医院的证明你自己有病,有社保医保就是走丧葬金了。单位给你的也是人道主义安慰。

公司赔偿就看情况了,这么大年龄,有疾病,公司还敢用,就是让老人家有点生活,有点钱做自己喜欢的事,家里条件好的这个年龄应该在家养老遛鸟逗孙子。至于赔偿能把丧葬费包了,给点你们安慰费我觉得就不错了。就不要用死去的老人来换昧良心的钱了。

已过法定劳动年龄,与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仅存劳务关系。劳务关系系普通的合同关系,赔偿要看劳务合同的约定,没有约定的可协商,但法律无强制赔偿标准。

另,涉及到人身伤害的,如需赔偿,需有因果关系,如果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与老人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农民工在工地干活意外坠楼死亡该如何赔偿?赔偿金额多少合理?

你好很高兴回答问题。

具体的咱也不知道,我查了一下写在下面,你仔细看看,先給你说说我看见的经历吧,因为我常年在工地打工,从事的是高空作业,所以每年都有死伤的。死了的大约都是60左右,70万最高了,这是我看见的。具体条例你看看下面吧。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果农民工是施工单位聘用,则建议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农民工是由没有用工资质包工头聘用,则应当在将承包业务转包给包工头的用工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后,享受《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工伤待遇;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应予支持:

  (一)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三)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人在养老机构病故赔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45053.html

相关文章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评级,医养结合评估报告

今天给各位分享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评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医养结合评估报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

机构养老 2025-04-19 阅读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