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家养老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居家养老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社区居家养老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建议?
1、信息化程度;
3、老人的认同感;
4、盈利问题。但是要想要做好社区居家养老,那么还是得依靠物联网技术,及社村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农村50后、60后,养老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
农村50后、60后,养老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
农村50后、60后人员由于生不逢时,50年后刚出生不久就遇到三年自然灾害,50后、60后刚入小学就遇到文化大革命运动,没有真正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文化水平低。结婚后恰好遇到计划生育政策,子女少。改革开放后赚钱思路少,一心只是扑在农业生产上,听领导的话,做赚钱少的事情。到现在,人老了,没有存款。在农村大多数贫困户就是50后、60后人员。农村50后、60后,养老面临许多养老的难题。
年老了,已经是六十多的老年人了,老态龙钟,没有赚钱的途径和方法,思维守旧、稳重,遵纪守法,同时农民没有退休金,只有几亩承包地。解决农村50后、60后养老问题就是两个途径。
一、肯定是由各自的子女瞻养,这是有法律规定的,不能全部甩给政府。
二、对解决农村60以上老年人养老问题要***取综合考虑的方法,也是村委会今后主要抓的工作,可以由村委会承头建立村养老院,将村没有承包出去的土地和回收的土地、纳入养老院老年人的承包地流转作为养老院资金主要来源,以土地养老。其次纳入养老院的老年人的子女明年缴纳一定费用。向上级申请部分补助。外出务工、退伍后工作和专业学校毕业后工作人员每年向养老院缴纳一定费用作为基金。我们县有一个民族,凡是考入专业学校的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资金来源就是专业学校毕业后工作,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作为这个奖励基金。
“老有所养”是每一个老人都希望得到的,但是农村养老保障***却远远低于城市。在农村50年后、60年后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这部分人都经历过最困难的时期,在那一辈种地也远比现在艰辛得多,但是他们现在都老了,该怎么养老呢?
1、养老模式单一,以子女养老为主
那个年代鼓励多生孩子,多说“养儿防老”。但是有很多根本靠不住,生得多的子女互相推卸责任,生得少的子女压力大。
“手头每钱,地也种不动老伴儿还得看病买药”,用这句话形容那辈的人太贴切了。老一辈人种地都是靠苦力,在不停的消耗自己的身体,等到老了落得一身病,自己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村里大部分都是老人,而稍微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
农村留守老人吃饭、看病都要靠自己,好消息是农村现在有了农村医保,看病稍微不贵了,我们这里每人每年是250元,但是不能生大病。
很多留守老人行动不便,做什么都是靠自己,生活过得很苦很难。
3、这代老人几乎没有什么积蓄
这代人生活在最艰苦的时期,一般来说刚好“解决温饱”,身上的积蓄很少。
农村50后、60后,养老难题是:
一、劳动能力丧失,人老病越来越多,没有经济来源。
二、养老依旧靠子女,而子女大多在务农,自身压力很大,儿子要取媳妇,要楼要车,要彩礼,承受不了,没有能力去很好的赡养自己的老人,你到农村看,哪个房子最旧,哪个房子最破哪个就是老人住的房子。
三、这些老年人也没有什么积蓄,目前就靠***给的每年1000元过生活,光新农合就250元,750元是他们一年的生活费。
四、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子女压力更大,不是独生子女的,几个孩子就因为养老开始捣乱,谁都不愿养老人,怕增加自己的负担。不信请看河北农民频道的《帮大哥》,有多少子女因不愿赡养老人,上了电视?
老人难,农村的老人最难,农村患病的老人是难上加难!
解决的办法:
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势在必行,推行农民退休制度,增加他们的收入,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现在各行各业都有退休,唯独农民没有,太不公平了,农民一生为咱们的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能让农民流汗又流泪啊!(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家养老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家养老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5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