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老机构防灾减灾工作报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养老机构防灾减灾工作报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512防灾减灾日宣传?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512防灾减灾日?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防灾减灾组织机构?
承担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发布水旱、冰冻、台风、森林火灾、地震和地质灾害等灾害预警和灾情信息。
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推动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
协调指导有关江河湖泊和水工程实施防御水、旱、风灾害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等工作,组织协调水旱、冰冻、台风灾害防御工作。
指导协调森林防火措施落实,组织管理森林消防队伍,协助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承担救灾捐赠工作,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因灾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
承办救灾款物管理、分配及监督使用工作。建立灾情报告制度,承担灾情的统计、核查、损失评估等灾害救助需求分析工作。
组织避难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室内、外避难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承担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市减灾委员会日常工作。
组织开展地震监测预测和震害防御工作,负责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组织指导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指导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力量建设。
防灾减灾培训目的是什么?
培训目的如下:
消防培训的目的及意义是: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公众减少火灾危害的知识;帮助公众掌握逃生处置知识;增强公民在防火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对未成年人进行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不仅能减少当前的火灾发生率和火灾伤亡,从长远来看,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其意义深远。
1、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但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仍很淡薄,对火灾的麻痹和侥幸心理还普遍存在,因此,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其他形式报道重大火灾或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火灾,使人们知道火灾的沉痛代价和对个人的威胁,以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所以,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2、提升公众减少火灾危害的知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消防安全,包括家庭安全用电的知识,取暖、吸烟、使用蜡烛的防火知识,厨房安全用火知识,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知识,防止小孩玩火的知识等,这些知识浅显易懂,但涉及面广,如果让绝大多数人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正确运用,火灾的发生率就会明显下降。
3、帮助公众掌握逃生处置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发生火灾时如何疏散逃生、如何报火警、如何扑救初起火灾等能减少火灾伤亡和火灾损失的知识,以及不要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的道理。
4、增强公民在防火安全方面的社会责任。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不占用消防通道,在社区里发现小孩玩火等违反防火安全的行为时,要及时劝阻,发现火灾时报警的责任,或在疏散时要及时通知邻居,疏散逃生时不要争先恐后等。
开展公众消防科普宣传与教育的方法
1、对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不仅能减少当前的火灾发生率和火灾伤亡,从长远来看,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其意义深远。根据未成年人绝大多数在上学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的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应渗透到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中。
2、对农民。我国农村的火灾发生起数、火灾死亡人数和火灾损失均占全国总数的60%以上,有效的开展对农民的消防科普宣传教育,能对减少我国的火灾发生起数、火灾死亡人数和火灾损失产生直接的效果。
对农民开展的消防科普教育,要以实用知识为主,即以生活中的用火、用电安全等知识为主,还要针对当地新出现的沼气池、兴办“五小”企业等带来的新的火灾危险性,传播相应的防火安全知识。对于进城务工农民的消防科普教育,农村、暂住地社区和用人单位都有责任进行,要不留盲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老机构防灾减灾工作报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老机构防灾减灾工作报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5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