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区居家养老用房配建方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小区居家养老用房配建方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共配套用房管理办法?
一是找准审计服务民生着力点。抽取市区2012年以来竣工的80个住宅小区的物业和社区用房、居家养老用房、幼儿园和公厕建设等七个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
二是紧扣两条线开展绩效审计。即规划政策落实情况、规划目标建设情况、移交管理情况的政策线,以及公共配套用房相关收益的资金线。
三是“以点连线、连线成面”,自上而下对市、区、街镇、社区各层面进行审计和延伸核实,力促淮安市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移交公共设施的管理,促进规划、建设、验收、移交、管理和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红光养老项目规划方案?
1、选址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地势平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信等条件好。
4、避开商业富贵区、公共娱乐场所、高噪音、污染源地区,符合安全卫生规则。
养老机构建设费用标准?
随着全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成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对符合条件的以自有产权用房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我市给予1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形式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5000元一次性改造补贴。
民办养老机构非护理型床位、城市小型托老所、农村“老年关爱之家”以自有产权用房新建的,我市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一次性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形式办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一次性改造补贴。一次性床位补贴按照40%、30%、30比例,分三年补助到位。
海口拟出台新政策,新建小区要配套建养老服务用房, 你怎么看?
早就应该这么做了,我一直认为社区养老才是最适合中国大部分老人的养老方式,养老院虽然能够解决很多养老问题,但毕竟在现今大多数老人的观念和情感上还是接受不了,住在养老院里,子女日常上班、接送小孩等等本来就忙得一地鸡毛,再加上地域交通的原因,能去探望老人的机会就更少了,老人很容易有被遗弃的感觉。但如果住在家里,能自理的老人还没什么问题,如果是不能自理的老人,经济条件一般的大部分双职工家庭要很好地照顾老人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还要考虑住房等原因,所以社区养老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有条件的能自理的可以住家里,日常三餐或者活动都可以到社区(小区)养老中心,不能住家里的可以住在社区(小区)养老中心,子女可以就近每天探望,既满足老人的生理心理情感需求,又可以免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其实本质上就类似于老人版的托儿所。希望政府不光是出台小区住房配套政策,也要研究相应的社区养老经营方式及配套的扶持政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区居家养老用房配建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区居家养老用房配建方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5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