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全国养老试点改革方案?
1.确保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加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力度,确立地区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扶持培育一批专业连锁社区养老服务企业组织。
2.提升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扩大农村居家养老***的覆盖面,提升改造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使其成为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3.推进医疗卫生教育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优化整合老年人免费体检服务,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逐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
4.发展智慧养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常州康养学院和实训基地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为养老服务行业重点人才进行素质提升培训。
5.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第三方监管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养老市场秩序。
盛泉养老的标准化有哪些项目?
按照“做标准、做连锁、做规模”的养老战略规划,盛泉养老全面实施服务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制定各类标准24大项、323小项,涵盖了业务运行、服务规范、安全和能源管理、监督考核各个领域。
小到为老人翻身、洗澡、进食、卫生清扫,大到医疗保健、养生养命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15分钟生活圈公共服务标准?
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是民生领域重要规划文件,将引导推动各领域民生服务不断深化优化。作为市级专项规划之一,《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未来五年,上海将按照“以人为本、应保尽保”“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公平均等、便民利民”“创新方式、提质增效”四方面原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打造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样板。
《规划》提出,要完善主城区公共服务功能,上海将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高质量覆盖,将制定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准指南,鼓励各区因地制宜优化家门口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布局”是此次规划的鲜明特点。未来五年,上海将整体提升新城公共服务能级,按照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做好“五个新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配置,引入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务品牌***,发挥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家门口服务”将成为接下来上海基本公共服务的亮点。上海将加强家门口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做实家门口服务功能,支持各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家门口服务品牌。促进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社区参与、自治共治平台,广泛动员各方共同参与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
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都是市民高度关注的公共服务内容。教育方面,上海将办好每一所家门口学校,“十四五”力争所有区通过国家县(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医疗健康服务方面,上海将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和新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做实家庭医生制度。养老服务方面,上海将完善保基本养老服务管理,优化养老床位供给结构,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和农村养老,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住房保障方面,上海将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重点解决好公共服务行业一线务工人员阶段性住房困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5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