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老机构防汛领导小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老机构防汛领导小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利局工作怎么样?
事业单位,稳定。但是和水利局(水务局)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的。官僚官僚,水利局是官,水文局是僚。下指令的是水利局,做事的是水文局。
我是学水文的,暑***在水文局下属水文站实习,每天很闲,不适合年轻人,现在不驻站都是巡测了,但是也差不多。
后来在水文局机关呆了两个月,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首先现在事业编制很难得,国家已经逐渐开始缩减事业编制,很多省份早已没有事业编制。所谓事业编制,就是之前人们所说的铁饭碗,国家帮着养老。其次,水利局,是管理部门,是向下属机构分配任务和管理协调的部门。综合上述分析,是不错的选择。
水利局单位不错,但是看编制性质,是行政编(公务员),还是事业编(事业编又分为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 水利局内社机构有:防汛办、办公室、水利科、机电科、水产科(渔政站)、水政站(河管所)、水保站、设计所。
2020年全面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有哪些变化?
和公务员一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其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社会地位偏高,事业单位受到广大高校毕业生青睐,尤其是近年来经济下滑,就业市场不景气,事业单位考试热度逐年增高。
2020年,是事业单位改革最关键的一年,对于事业单位考生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会不会因为改革存在取消编制,如果取消编制,那可能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大家可能就不会那么热衷于考事业单位了。
那事业单位改革后对编制的影响大吗?
先说结论:不大。
根据《***中央***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的改革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当然,上面的改革原文大家可能看不明白。其实,事业单位的改革一般分为三类进行:
第一、承担行政职能的,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这其实是好事,也就是说部分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可能转为公务员,也就是行政编制。
第二、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这个才是大多数考生最担心的,但大家放心,其实这对考生影响不大,对于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可能会出台针对性的政策,
农民养老金只有可怜的100块,你支持给农民老人增加养老金吗?
支持!一万个支持!
这批交公粮的农民陆续都老了,也面临养老问题。现在的农民老人,哪个不是年轻时为国家做出过不少贡献,比如交农业税、出义务工、积极参加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公路、修铁路、修水库,还有防汛抗洪等,几乎都有农民兄弟义务出工,短则出工半个月,长则出工两三个月。
每年稻麦丰收交公粮时,农民就会挑出最好的粮食,拉到粮站排队去交。修路挖河,只要家里有青壮年劳动力的,都会积极出人。
农民老人在那个年代里,为全国交了半个多世纪的公粮,交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税,可现在有几个人记得这一辈农民做出的贡献?特别是现在只要一提给农民老人增加养老金,就会有一部分人心态不平衡,然后跳出来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农民老人没有交钱交社保,我想说社保出来才几年,社保普及才几年,他们可是交了几十年公粮的呀。
和城里老人千元以上的退休金相比,现在全国大部分农民老人每月只能领到区区的100来块养老金。以现在农村最基本的生活成本考虑,一个月100块,平均每天只有三四块钱,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就算住房不要钱,吃的是自家的粮食蔬菜,但每月100元确实有些“寒酸”,肉都吃不上几回。
其实农民老人还是很好满足的,笔者前不久刚看到一个***访视频,***访的是一位71岁的老人,问他
“不记得了,哪还记得这个,只知道大队名册下来交多少就多少,那会儿只知道不停地干活。”
“那您现在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够用吗?”
“现在每月103块,够用是不够用的。”
“那您觉得多少合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老机构防汛领导小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老机构防汛领导小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6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