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互联网加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互联网加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互联网+社会服务类包括哪些?
互联网+社会服务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互联网+教育”领域,提出加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建设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丰富慕课、福课优质***,推广在线教育新模式,进一步为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学习***。
②“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提出建设12320热线服务平台、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监管平台,大力发展分时段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健康科普、居家隔离指导、慢性病送药上门等线上服务。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
③“互联网+养老托育”领域,提出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探索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远程监控等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鼓励建立科学育儿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对婴幼儿托育全过程信息化监管。
④“互联网+家政”领域,提出推动家政服务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社区共享,引导家政服务企业依托互联网提供保洁、保姆、月嫂、家厨、护工等家政服务,打造O2O家政服务新模式,实施智慧家政。
⑤“互联网+文化旅游”领域,提出统筹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智慧型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应急广播体系等惠民工程,发展互联网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文化传播等互联网文化产品和服务。
1+4+n的养老模式?
“1+4+N”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即一个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4级平台服务+“N”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及医养康复护理站。其中,4级平台服务包括市调度指挥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互助点。
《方案》提出,改革试点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营,积极开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多元化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格局,实现人员专业化、质量标准化、机制常态化、监督即时化、运营机构化、管理信息化“六化”管理目标。
今年,此项改革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方案》提出,改革试点将围绕7个方面25项重点工作展开,包括推进“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健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基本制度,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深化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
《方案》提出,按照“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总体目标,今年我市将建成区域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6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互助点120个。到2020年,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覆盖60%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签约服务率要达100%;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不少于60%;新建公共设施和涉老设施无障碍率达100%,已建公共设施和涉老设施无障碍改造率达60%。(记者 刘艳)
什么是全时养老?
所谓全时养老即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平台。社区的老人可以通过手机下单,养老服务企业在手机上接单,然后提供***。这样,将需要服务的老人与提[_a***_]老服务的企业***进行了链接,通过线上到线下的运营,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协同网络;在提高服务企业效率与服务监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使被服务的老人的满意度提升。这种模式类似于“滴滴打车”的运营模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互联网加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互联网加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6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