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居家养老安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居家养老安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
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曾国藩在《禀父亲·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中,向自己的父亲详细阐述了居家之道。
“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懒惰。”
他强调人生要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活在乱世之中,居家之道,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能有多余的钱财。财产多了,人就会面临灾祸,就会过于安逸和懒惰。
“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曾国藩列举了“经常走路,不骑马坐轿,登山锻炼身体,不积蓄钱财”等现象,来说明人应该如何避免安逸和懒惰。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曾国藩对于生活和钱财是十分自律的。特别是对于钱财,对于修身养性,都有自己的主张。
他反对子孙后代过于安逸和懒惰,希望他们能够多经历劳苦,从劳苦中锻炼心性,培养品格,最终成就美好的人生。
农村养老思路?
现在农村的老人越来越多,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也将是当务之急。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既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找份工作,或者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拿着自己的积蓄,安度晚年。当然,如果子女有经济实力可以帮助老人提高生活质量。实在不行,还可以申请低保。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每个农村老人晚年都有一份维持基本生活的养老金。
这就一方面需要社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现在的中年人为自己将来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未来老人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更加安逸、幸福。
农村现在养老,主要还是居家养老,孩子多的,儿女轮流回家照顾;没有孩子的五保户,就只好送养老院,当然,是镇上的敬老院,条件一般。有的老人有退休金,或者孩子家里条件好,没时间照顾,也去敬老院,不过会选择条件好一点的敬老院。
所以,农村养老思路,应该还是倾向于居家养老,或者社区养老。
大家怎样看待群居养老问题?
这种事情没想过,反正我不喜欢群居养老。就是自己也可以悠哉悠哉的我行我素的自由自在的活下去。再者,人生路上有好多不确定的因素,每时每刻都隐藏着无奈的变数。船到桥头,自然直。前天带着小乖乖到我妹家才知道我的一个叔伯株春节前去世了。她才不惑之年。唉,真是惋惜!
当今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如何养老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较多的话题!
对于养老这个话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不仅是50、60后的老人,而今就70、80后的新生代也有为今后养老作准备。
现在有部分70、80后的人提出将来自己老了,大家***取群居养老的方式养老,这个问题人们早有考虑过,群居养老对于一般还有劳动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讲基本上还可行,大家聚集在一起做些老年人娱乐活动,打打太极,跳个舞,三五成群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等等,以此打发时间都是挺好的事。
但是,对于一些年龄偏大,且行动不方便了的老人***取群居养老,需要其他老人来照顾是有些不方便,还是居家养老由子女负责照顾为好。
再说,70、80后的人就考虑养老问题,为时过早,这类群体年龄才40多、50岁左右,正是处于中年人时代,当务之急是应该考虑如何多挣钱,满足一家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需求,当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适当的积累资金以备将来养老生活需用也未必不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家养老安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家养老安逸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cckm.com/post/71525.html